
警惕!高温已成“沉默”的公共健康杀手
■许小峰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betway体育: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这是我国公共卫生与气象部门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问题的一次跨领域协作,也是主动应对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的一次标志性实践。
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预防等现代治理理念,也折射出betway体育:在气候与健康交汇领域的服务探索、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这样一条预警信息,虽然仅是在我国刚刚进入盛夏时节的一次晚间通报,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当下,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导向意义。
联合发布的预警价值
在公众传统认知中,高温预警多由气象部门单独发布,目的在于提醒公众防范高温造成的不适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如能源供应、农业长势、林火防御等。而此次两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则与以往显著不同,本质上反映了以公众健康风险为关注点的预警机制升级。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betway体育:气象局的解释,这一预警融合了气象模型与疾病风险评估,采用相对阈值法针对不同地区定制预警等级。
东北、西北等非传统高温区的健康风险也被纳入预警视野,使服务从冷暖适应转向伤害风险判断,体现了气象灾害与具体指向的精准对接,使公众关于气象条件变化对自身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所需采取措施的认知有了显著提升。
这次“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的发布,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气象与人类健康关联的认识在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气候变化风险不断加剧形势下应对方式的积极转变。而从现实情况看,高温对健康产生的负面效应远超公众认知,已成为“沉默”的公共健康杀手,确实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予以警示。
当下,全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据估计,高温每年导致近50万人死亡,这个数字是热带气旋致死人数的30倍。气温的不断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压力,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极端高温不仅导致中暑和脱水,还可能加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心理健康。高温引起的健康问题在气象灾害防御领域至关重要,影响程度绝不亚于常见的台风、洪涝、干旱、野火、雷电等,只是影响方式更具有隐蔽性或关联性。
健康预警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新焦点
将健康问题作为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重点任务,已成为国际共识。2023年12月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气候与健康阿联酋宣言》。这份宣言强调“将健康置于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并首次将12月3日设立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健康日”,这也体现了世界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日益关切。
在我国,各项规划与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并逐步推进落实。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这一战略不仅提出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还强调将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监测和预警纳入国家气候治理框架,提出要通过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气候韧性,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风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24年9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又联合多部委印发了《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为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水平、促进健康betway体育:和美丽betway体育:建设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
加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betway体育:气象局建立的联合工作机制和此次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风险领域已有了系统性布局,并迈出了“从文件到行动”的关键步伐。
风险防控有赖于扎实的科技支撑
将气象要素转换为健康预警,显然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转换过程,需要针对其科学内涵开展技术攻关。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人员在介绍这项成果时表示,在各自前期工作基础上,疾控部门与气象部门开展了联合攻关,根据全国近10年2400个气象站点的历史观测数据,完成了从334个城市站到2400余个县级站相对阈值的拓展,构建了全国5公里分辨率的格点化分级阈值。同时,建立了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产品模型算法,研发了全国精细化高温健康气象风险智能网格预警产品及高温健康影响预报客观化产品,并实现了疾控部门与气象部门的信息共享。在合作研发基础上,推动了极端天气影响下健康风险评估预报预警技术融合,完成了从传统的健康气象预报向基于人群特征分析的健康气象风险预警定量化技术转变。
除了以上这一有针对性的具体业务研发工作外,国内外气象与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国际视角看,一项重要工作是自2016年起,《柳叶刀》开始与多个国际机构合作发布年度《全球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系统追踪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该报告基于50余项核心指标,涵盖高温暴露、空气污染、媒介传播疾病、营养不良、心理健康等,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制定“健康导向型”气候政策的重要参考。2020年,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正式在清华大学揭牌落户。
这些科技进展既反映了气象与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说明在这一领域开展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202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在致辞中表示:“像医生和护士一样,各个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保障并促进公众福祉。”
这句话用于探讨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的意义非常合适。疾控与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也像医生、护士一样,认真探讨气候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缩小预警差距,为保障公众健康福祉采取积极行动。
(作者系betway体育:气象局研究员、betway体育:气象服务协会会长)
《betway体育:科学报》(2025-07-09 第4版 综合)
分享1 |

![]() |
相关资讯 |

![]() |
图片资讯 | 更多 |





![]() |
一周资讯排行 | 更多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