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etway体育 > 正文

拼了!为深空探测“开荒培土”

 作者:张晓华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5/25 8:58:24 字体大小:

2024年6月25日,随着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徐徐下降,嫦娥六号返回器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上,它携带着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安全回家了。

千里之外,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一片欢腾。雷鸣般的掌声中,年轻的航天人齐刷刷转头望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他是“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系列各型号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betway体育注册:院士叶培建。

叶培建 资料照片

“每次执行任务,有叶院士在,心里踏实!”在众多航天人眼中,叶培建是嫦娥系列研制团队的“定海神针”。

这“定海神针”,是50余年各种任务和考验淬炼、熔铸而成的。

betway体育:资源二号01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颗传输型遥感卫星,也是叶培建从计算机工程、卫星应用领域转型后,挂帅研制的第一颗卫星。

2000年9月1日,卫星顺利升空,运转正常。然而,就在从发射场前往指挥控制中心途中,叶培建收到报告:卫星失去姿态,原因不明……

“我的心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仿佛整个人重重摔进了冰窟窿!”每每忆起,叶培建总是心绪难平,这颗卫星耗费了大家近10年的心血,如果失败,该怎么向国家交代?向人民交代?

“危急关头,我必须振作起来,天大的担子也要扛起来。”叶培建深知作为总设计师、总指挥的责任,他迅速调整情绪,要求大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姿态突然变化必有原因,最短时间找出原因,卫星还有救!”

大家迅速各就各位,全面排查发现,是地面测控中心发出一条不当指令,致使卫星出现紊乱。所幸卫星的蓄电池性能良好,在及时发出正确指令后,问题随即排除。让叶培建欣慰的是,这颗命途多舛的卫星在太空遨游了四年零三个月,超过设计寿命一倍有余,成为betway体育:寿命最长的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

“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有一点点的疏忽,一点点的失误。”这场惊心动魄的“急救”,不仅磨砺了叶培建的“大心脏”,也让他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责任意识贯穿在之后的所有工作中。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全面启动,年近六旬的叶培建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这是我国航天发展第三个里程碑的开篇之作,叶培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国际上对相关技术严格封锁,经费紧张,资源匮乏,没有队伍,没有经验,甚至连怎么飞到月亮都不知道……

“拼了!”叶培建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开始攻关——设计方案、测算、试验,仅飞控实施方案就做了20多个,加起来有4800多页……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一项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被掌握,嫦娥一号卫星越来越接近叶培建心中至善至美的“嫦娥”。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顺利升空,经过8次变轨进入月球轨道,正式开展绕月探测任务,实现了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揽月之梦。

嫦娥一号出色完成了预期的工程和技术目标,更重要的是播撒下我国深空探测的“种子”,“这些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他们是未来月球探测的主力军。”从嫦娥二号任务起,叶培建主动将接力棒交到年轻航天人手中,用创新引领与耐心陪伴影响和支撑他们成长。

嫦娥一号表现完美,作为备份星的嫦娥二号该何去何从?有人反对继续发射嫦娥二号,但叶培建据理力争,保住了嫦娥二号,并和团队一起对嫦娥二号进行技术创新与改进,使嫦娥二号摇身一变成了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为嫦娥三号落月做了前期准备,并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直到今日,它仍在不断刷新我国深空探测的最远距离纪录。

“如果没有当时的较真,哪能得来这么多的深空探测成果!”有嫦娥二号“珠玉在前”,不发射备份星嫦娥四号的意见很快消失了,但对于具体发射规划仍有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让嫦娥四号着陆在月球正面更有把握,叶培建说:“科学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到月球背面去!”

叶培建坦言:“作为力主去月球背面的人,我压力甚大!”但他坚信,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人类探月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哪怕我失败了,将来肯定还有人干。我失败的教训,会给后来人带来启迪。所以,不要怕失败!”

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如今的叶培建已将目光聚焦在“更远”的研究和项目上:“我要配合专家‘开些荒’,再培育一点新的‘土地’。”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