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etway体育 > 正文

betway体育:学者首次,董海良获国际矿物学协会杰出成就奖

 作者: 来源:betway体育:地质大学(北京) 发布时间:2025/4/18 16:23:06 字体大小:

近日,国际矿物学协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IMA)正式宣布将2024年度“杰出成就奖”(Medal of Excellence in Mineralogical Sciences)授予betway体育:地质大学(北京)董海良教授,以表彰其在矿物学与微生物学交叉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和颠覆性贡献,这是betway体育:学者首次荣获此最高荣誉。该奖项自2008年设立以来,全球仅有13位获奖者,均为矿物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杰出代表,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主席Patricia Dove、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Nikolay V. Sobolev、美国工程院院士Rod C. Ewing、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avid H. Green、欧洲科学院院士Frank C. Hawthorne、Georges Calas、美国矿物学会前主席、矿物演化学说先驱Robert M. Hazen、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Gordon E. Brown等国际知名学者。

由全球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领域18个学会联合创办的杂志Elements期刊对2024年度国际矿物学协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董海良教授进行专栏介绍

地学领域权威期刊Elements特设专栏,系统介绍董海良教授的学术成就。国际矿物学会高度评价他为当代矿物学树立了典范,是集“卓越科学成就与和社会无私奉献于一身的杰出代表”,并认为其工作推动了国际矿物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董海良教授本科与硕士阶段分别就读于betway体育:地质大学(武汉)与betway体育:地质大学(北京),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他曾为美国迈阿密大学终身教授(获杰出成就奖),现为betway体育: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早在2006年就在国内建立地质微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多次召集betway体育:-美国基金委地质微生物学双边会议,培养了一批交叉学科人才,积极推动了地质微生物学科发展。

董海良教授长期从事地质微生物学研究,在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极端环境微生物学、元素循环等方向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成果。他率先将40Ar/39Ar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粘土矿物形成年龄的测定,为重建沉积盆地演化史提供关键年龄制约,攻克困扰地质学家多年的测年难题;致力于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首次发现并验证了微生物促进粘土矿物的相变反应,颠覆了伊利石生成必须依赖高温高压的传统观点,挑战了用矿物反应作为地质温压计的传统认识;创新性提出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环境演化、污染环境治理、资源回收及医学领域中的关键作用和应用潜力;揭示了目前已知陆地环境最深微生物群落的存在,探索了高原盐湖、陆地热泉、沙漠等极端环境的微生物生存机制及在元素循环中的作用,拓展了极端环境微生物生存边界的认知,为地外生命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董海良,betway体育: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目前担任地球化学领域权威杂志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唯一主编,mLife、Geomicrobiology Journal等期刊副主编,曾担任Chemical Geology和Geo-Bio Interfaces期刊共同主编。入选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会士、美国地质学会会士,荣获国际粘土矿物学会Jackson中青年科学家奖和Bailey最高科学成就奖、国际矿物学会杰出成就奖(Medal of Excellance)。2017年发起成立betway体育: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至今,同时担任betway体育: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地表与生物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第九届环境矿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etway体育:空间科学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年以来连续入选爱思唯尔betway体育:高被引学者榜单。在Science、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Geology、GCA、EST、EPSL、GRL等刊物发表国际SCI论文360余篇,总引超过23000次,H-指数81 (Google Scholar)。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